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新一轮调控“加码” 政策微调下楼市仍将以稳为主

0
分享至

原标题:新一轮调控“加码”来袭 政策微调下楼市仍将以稳为主

今年春节后,随着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以及部分城市落户门槛的大幅降低,多地楼市、地市回暖信号频现,部分城市楼市成交大幅回升、房价出现较快上涨苗头,开发商抢地热情高涨、“地王”频出。

因房价涨幅过快,4月和5月份,苏州、佛山等10城市受到住建部的预警提示。而丹东、苏州、西安等地先后出台楼市调控“加码”政策,为当地楼市的“虚火”降温。

对于新一轮楼市“加码”调控的来袭,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房住不炒”,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基调下,调控政策不会放开,楼市不会大起大落,仍将以“稳”为主。

多地楼市回暖致调控“加码”

6月20日,西安市发布新政,规定从市外迁入户籍的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须落户满1年,或连续缴纳12个月社保或个税;在限购范围内无住房的非户籍居民家庭,须提供5年及以上个税和社保缴纳证明,方可购买1套商品住宅或二手住宅。同时将临潼区纳入住房限购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加码”楼市调控的背景是,其房价已领涨全国半年。

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70城房价指数显示,5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以24.4%的同比涨幅和环比2%的涨幅均位居全国第一。

而实际上,自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已连续6个月同比涨幅位居全国第一,房价出现连续39个月上涨。

“西安此次加码调控政策,可以看作是其对房价领涨全国的一个回应。”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记者观察发现,在西安“加码”楼市调控政策前,丹东、苏州已经发布了楼市“加码”政策。

从4月27日起,丹东市对非本地户籍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实行限购政策,在市区范围内允许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对于本地和非本地户籍家庭,需在市区内购买住房,自网签购房合同备案满5年,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方可上市交易。

5月11日,苏州市政府发文,明确在工业园区全域、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购新房须取得产证3年后方可转让,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须取得产证5年后方可转让;工业园区全域内,新房总建面的50%~60%须优先出售给在园区就业、创业的人才;微调土地出让竞价规则、优化学位政策等。

此外,6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行在杭州率先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从原本的基准利率上浮5%增加到上浮8%。

因城施策不改楼市“稳”基调

“一些城市提出一城一策,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微调,不能简单理解为政策松绑或收紧。”严跃进表示,“虽然调控思路已发生变化,但目标是一致的,即要促进楼市稳定健康发展,积极落实‘房住不炒’目标。”

以西安、苏州为例,克而瑞数据显示,5月份苏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98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1%;西安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393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环比上涨3%。

“过去两年,部分城市楼市、土地市场相对火爆,房企拿了不少高价地,目前这些高地价项目相继入市,其备案价相对较高。而前期这些城市低地价的项目相继去化完毕,高地价项目的入市必然会推高房价。”同策研究院院长张宏伟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与大量外来人口导入也有较大关系。

以西安为例,其于2017年2月底发布“人才新政”,降低落户门槛。此后,西安先后7次调整户籍政策,不断放宽落户门槛。

根据“西安发布”的数据,2017年3月至当年底,西安从市外迁入人口25.7万人,2018年则达到79.5万人。巨大的人口导入,也直接促使当地楼市升温。

克而瑞数据显示,至5月末,西安新建商品住宅库存为1358万平方米,较2018年同期下降10%,较2017年同期下降25%。

“大幅降低落户门槛,最直接的结果是大量外来人口的导入,进而带来较大的购房需求,这也会带来较大的房价上涨压力。”严跃进说。

对于未来楼市的走势,多位业内人士《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思路下,“稳”仍然是主基调。

“目前的楼市调控,地方政府是第一责任人,要承担调控的主体责任。楼市‘维稳’不力,必定会受到约谈、问责。”严跃进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内再次涨价!Model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28.55万

年内再次涨价!Model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28.55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0:45:02
上任十天打破青瓦台八十年魔咒,李在明真汉子!

上任十天打破青瓦台八十年魔咒,李在明真汉子!

明月聊史
2025-06-16 15:51:41
炸裂!51岁月嫂勾引男主人,发色情短信、不穿衣服进入房间

炸裂!51岁月嫂勾引男主人,发色情短信、不穿衣服进入房间

社会酱
2025-06-03 16:23:29
20点开球!西尼亚科娃VS郑钦文,赢球打大坂直美,温网为何穿白衣

20点开球!西尼亚科娃VS郑钦文,赢球打大坂直美,温网为何穿白衣

体育大学僧
2025-07-01 09:29:1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原校长冯庆科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原校长冯庆科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7-01 09:00:05
金灿荣:俄远东是要回来的,带上蒙古,连本带利,一起来看看!

金灿荣:俄远东是要回来的,带上蒙古,连本带利,一起来看看!

普览
2025-06-03 19:37:15
老员工退休拒不交保险柜钥匙,单位让开锁匠撬开门,领导瘫坐原地

老员工退休拒不交保险柜钥匙,单位让开锁匠撬开门,领导瘫坐原地

莎莉说情感
2025-06-30 16:50:03
《以法之名》直到张文菁被杀,李人骏才知道自己被人利用吞骨吸血

《以法之名》直到张文菁被杀,李人骏才知道自己被人利用吞骨吸血

小椰的奶奶
2025-07-01 01:12:54
南非从富裕到贫穷,只用了一个伟人曼德拉,这个伟人他做了什么?

南非从富裕到贫穷,只用了一个伟人曼德拉,这个伟人他做了什么?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06-29 04:57:52
马筱梅台北直播,胳膊淤青明显,要不是她解释,差点冤枉汪小菲

马筱梅台北直播,胳膊淤青明显,要不是她解释,差点冤枉汪小菲

春序娱乐
2025-06-30 20:28:14
伊朗,现代人类文明的伤疤

伊朗,现代人类文明的伤疤

老爸讲科学
2025-06-24 23:13:33
久帅够魄力!最新国足大名单:4大新人+惊艳3中卫,唯独1人成败笔

久帅够魄力!最新国足大名单:4大新人+惊艳3中卫,唯独1人成败笔

话体坛
2025-06-30 15:00:59
告别国家队生涯?36岁王大雷社媒:拜拜!图片背景为中国

告别国家队生涯?36岁王大雷社媒:拜拜!图片背景为中国

直播吧
2025-07-01 11:37:08
酒后借伞打人事件后续:闹事男子已被拘留,身份曝光,果然不简单

酒后借伞打人事件后续:闹事男子已被拘留,身份曝光,果然不简单

禾寒叙
2025-06-30 14:55:10
搭上刘宇宁,李一桐终于不“体寒”了

搭上刘宇宁,李一桐终于不“体寒”了

小猫追剧
2025-07-01 09:39:38
上海小伙蹲公园哭了,资产千万却遭服务员嫌:你在我们农村也难找

上海小伙蹲公园哭了,资产千万却遭服务员嫌:你在我们农村也难找

米果说识
2025-06-18 08:50:03
“12日战争”中,伊朗总计30名将领阵亡!为何损失会这么大?

“12日战争”中,伊朗总计30名将领阵亡!为何损失会这么大?

战风
2025-06-30 10:30:00
惨了!性侵案!哈登啊...

惨了!性侵案!哈登啊...

左右为篮
2025-06-30 14:54:12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大千世界观
2025-05-22 16:57:05
“你们莫名其妙”!上海一女子被民警盯上,12人轮番上门!说辞一套接一套……

“你们莫名其妙”!上海一女子被民警盯上,12人轮番上门!说辞一套接一套……

环球网资讯
2025-07-01 08:30:31
2025-07-01 13:07:00

头条要闻

游客冰岛租车"针眼伤"遭天价索赔14万:信用卡被刷爆

头条要闻

游客冰岛租车"针眼伤"遭天价索赔14万:信用卡被刷爆

财经要闻

暗访3C贴纸黑市:5元包邮3C标

体育要闻

什么样的老板,能把七冠王坑到降级?

娱乐要闻

Baby现身新加坡!8岁儿子太像黄晓明

科技要闻

扎克伯格官宣!Meta股价创历史新高

汽车要闻

比亚迪海鸥销量超100万 加推自在版车型7.88万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房产
数码
军事航空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五年级奥数,难度等级为三颗星

房产要闻

最强黑马杀出!海南这些区域,教育正悄悄崛起!

数码要闻

NCASE 推出 M3 机箱:约 19L 紧凑 M-ATX SFF,兼容旗舰塔式风冷

军事要闻

涉伊核机密情报再泄露 白宫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