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房企9月融资环比增四成 10月债券到期规模升45.9%

0
分享至

(原标题:房企9月融资环比增四成10月债券到期规模升45.9%)

进入9月之后,房企“补血”力度加大。

根据克尔瑞地产研究发布的报告,9月份9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额为1124.48亿元,环比上升45.3%,同比上升17.2%。融资成本也再上台阶,今年前三季度,房企债券类融资成本6.88%,较2018年全年上升了0.67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有3只地产债券的融资成本突破或达到15%。

债券利率最高突破15%

克尔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9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外发债总量500.23亿元,环比上升29.5%。融资成本6.47%,环比上升0.76个百分点;境外债券单月融资成本6.85%,环比下降0.10个百分点。下降主要原因是碧桂园发行了一笔78.3亿港元的有抵押可换股债券,该债券利率为4.5%,数额较大,从而拉低了当月的融资成本,若剔除碧桂园发行的这一笔债券,则9月房企的单月融资成本升至6.83%,境外融资成本为7.50%,分别环比上升1.22和0.55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9月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7.03%,较2018年全年上升0.50个百分点。其中,境外债券融资成本达8.08%,较2018年全年增长0.86个百分点。

9月发债量最高的企业是碧桂园,发债总量125亿元,除了上述提到的78.3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之外,还有5亿美元的境外优先票据,以及18.5亿元的公司债。此外,龙湖集团发行的8.5亿美元票据,利率较低,为3.95%。

克尔瑞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房企债券类融资成本6.88%,较2018年全年上升0.67个百分点。其中,境内发债的平均成本为4.80%,较2018年全年下降0.93个百分点,主要是大型房企发债结构性的影响;境外发债的成本则提升至8.00%,较2018年全年上升1.17个百分点。

2018年以来,在境外发债的成本便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境外发债成本均在7.50%以上。进入2019年后,多家企业迎来偿债高峰期,即使成本走高,企业也不惜代价进行发债。

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年内房企美元融资533.6亿美元,同比上涨50%。虽然各种政策收紧,但房企美元融资的数量仍刷新历史纪录。

发债利率也不断攀升,10%已不再是天花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公告的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三只债券的发债利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5%。

今年2月21日,当代置业公告称,将额外发行一笔金额达2亿美元的绿色优先票据,票面利率15.5%;将与2019年1月发行的1.5亿美元票据合并发行,利率同为15.5%。

7月12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泰禾全资子公司Tahoe Group Global (Co.,) Limited拟发行4亿美元债券,债券期限3年,债券票面年息15%,每半年支付一次。成本之高令业内惊讶,泰禾集团2018年净利润率为12.6%。

高额的融资成本,让市场对泰禾集团的资金链多做猜测。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今年6月中旬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出来喊话:“泰禾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惨,去年卖了1300亿元,回款金额在700亿-800亿元,不算太差。更重要的是,泰禾的权益比例为80%-90%,如果按照权益金额排名,在所有房企中,泰禾大概排在第15位或者更高。”

房企拿地趋于谨慎

一面是高额的融资成本,一面是陆续到期的债务高峰。

9月房企有22笔发债到期,金额共计243.31亿元。到期金额最高的为世茂房地产2016年9月22日发行的30亿元的内资企业债,以及禹洲集团2016年9月22日发行的30亿元公司债。

10月房企也有22笔债券将先后到期,但到期规模却提升至355亿元,升幅45.9%,单笔金额最高的是九龙仓于2016年10月12日发行的一笔40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券。

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4年,房地产债到期偿还压力逐步抬升,2021年为高峰,2020-2023年分别将有4026.04亿元、7479.55亿元、2518.99亿元和2846.26亿元到期。分季度来看,2021年三季度房地产到期偿还量最高,为2339.26亿元,其次为2021年一季度的2061.87亿元,2022年以后单季度到期偿还量均小于1000亿元。

房地产传统的“金九银十”在今年显得成色不足,房企拿地也更趋于谨慎。克而瑞数据显示,9月百强房企新增货值约7000亿元,较8月份1.1万亿元大幅下降57%,同时溢价率也延续了此前下滑态势。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共成交土地673宗,相比8月份成交土地总数1124宗,环比下降67%。价值超过10亿的地块共58宗,但43%的地块以底价成交,平均溢价率为5%,只有21宗地块的溢价率超过10%。

“虽然现在市场行情不好,但实际上市场交易量并未明显下跌。从部分城市看,相比8月份,9月份交易数据还有微小上涨。大型房企销售业绩表现相对坚挺。从后续市场的表现来看,不少房企虽然在降价促销,但不见得比去年的价格低,所以客观上以金额衡量的销售数据还是有正增长的表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近期观望情绪有所减弱,至少说明购房者也不太愿意长时间观望,所以后续市场反弹机会仍存在。尤其是部分房企近期积极降价促销,本质上有助于购房者的积极入市和市场交易反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房企目前处境虽然不易,但已度过最为艰难的时期。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房企融资需求有所增加,但整体数据看,没有刷新历史纪录。融资成本也有所松动,特别是9月以来,部分房企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多笔融资成本在4%左右,属于最近几年的低点。虽然调控政策频繁出现,加大了部分企业融资难度,但正常融资并没有收紧。

张大伟还表示,从未来趋势来看,马太效应将越来越明显,一线房企的情况会越来越稳健,融资成本降低是趋势;而小型企业则可能被边缘化。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空军惨败的真正原因!美媒说出实话

印空军惨败的真正原因!美媒说出实话

星辰故事屋
2025-05-10 09:59:25
中国最值得去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算合格,你去过几个!

中国最值得去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算合格,你去过几个!

晨星驿站
2025-05-10 23:00:04
2025-2026赛季世界斯诺克巡回赛赛程新鲜出炉,中国有六站赛事

2025-2026赛季世界斯诺克巡回赛赛程新鲜出炉,中国有六站赛事

临知
2025-05-11 13:06:25
朱珠的手太粗糙了,钱都花在脸上了,殊不知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朱珠的手太粗糙了,钱都花在脸上了,殊不知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小椰的奶奶
2025-05-09 10:44:35
范玮琪曝大S拔掉呼吸机前最后通话

范玮琪曝大S拔掉呼吸机前最后通话

新快报新闻
2025-05-10 16:26:17
赖清德下毒手了

赖清德下毒手了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5-10 12:24:11
悲催!网传一39岁女子登四姑娘山时发生高反,被紧急送医终不治…

悲催!网传一39岁女子登四姑娘山时发生高反,被紧急送医终不治…

火山诗话
2025-05-11 09:04:56
百万二手房刚过户,四万天价水费谁买单?开封一市民遇糟心事

百万二手房刚过户,四万天价水费谁买单?开封一市民遇糟心事

大象新闻
2025-05-11 10:31:18
演员李凯馨回应“辱华言论”

演员李凯馨回应“辱华言论”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5-11 09:42:21
玄学提醒:如果你有以下这9个征兆,说明你正在换大运!很准!

玄学提醒:如果你有以下这9个征兆,说明你正在换大运!很准!

大利能量
2025-04-27 08:44:28
郭德纲没有说错,旗袍还真有开叉到胳肢窝的,竟然还挺好看!

郭德纲没有说错,旗袍还真有开叉到胳肢窝的,竟然还挺好看!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5-05 00:00:10
已经确定!全红婵家小别墅多加一层,改成三层半!造价在30-70万

已经确定!全红婵家小别墅多加一层,改成三层半!造价在30-70万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5-10 20:03:22
许家印为保命全部交代!供出背后三大靠山都是谁?

许家印为保命全部交代!供出背后三大靠山都是谁?

三农老历
2025-05-04 08:13:35
刘震云:没必要感激任何人,养猪,只是为了吃猪肉

刘震云:没必要感激任何人,养猪,只是为了吃猪肉

清风拂心
2025-04-21 14:27:04
驾驶证从来没扣分的笑了!交警:驾驶证一直没扣分,可获4种好处

驾驶证从来没扣分的笑了!交警:驾驶证一直没扣分,可获4种好处

电动车的那些事儿
2025-05-09 07:43:28
浙江大学院士团队一览表(上集)

浙江大学院士团队一览表(上集)

林子说事
2025-05-11 02:18:23
岛内大罢免进入二阶连署尾声,吕秀莲呼吁:“当家的”应善待在野

岛内大罢免进入二阶连署尾声,吕秀莲呼吁:“当家的”应善待在野

海峡导报社
2025-05-11 12:50:07
赵发庆:第二个丢球不应该,祝贺辽宁铁人拿到三分

赵发庆:第二个丢球不应该,祝贺辽宁铁人拿到三分

懂球帝
2025-05-11 18:02:13
湖北小两口:上午领证,下午买房!

湖北小两口:上午领证,下午买房!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5-11 09:37:06
福建8岁男童爬山失踪一周 搜救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

福建8岁男童爬山失踪一周 搜救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

大象新闻
2025-05-11 14:11:17
2025-05-11 19:16:49

头条要闻

媒体:印度被巴方打回原形 被迫接受"地区大国"的现实

头条要闻

媒体:印度被巴方打回原形 被迫接受"地区大国"的现实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陈晓东吐槽权志龙演唱会 说实话遭围攻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微软列出无法升级至 Win11 的 Surface 电脑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