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新年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有60余次 节后楼市仍待观察

0
分享至

2021年开年不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等地楼市持续出现“火热”现象,“打新热”“万人摇”“二手房跳价”等场面轮番登场。

在此背景下,诸多城市密集发布新调控政策,从加码限购、限售,到严打资金来源……各种调控手段正在对楼市乱象进行精准打击。


楼市调控新政上演“围追堵截”

1月21日晚,一份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剑指不平静的上海楼市。

这份第二天起即生效的《意见》中,一项颇引起关注的住房限购政策是,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这一政策是“打补丁”政策,严堵假离婚买房。“假离婚的漏洞2020年不少城市已经明确堵上,上海这次收紧信息也十分明确。”

在上海之前,全面打击假离婚买房的一线城市是深圳。2020年7月1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楼市调控”的“715新政”,离婚买房追溯三年。

而就在上海发布《意见》的前两天,1月19日,深圳再发文对“715新政”细化:居民家庭夫妻双方购买的商品住房,只能登记在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名下。

深圳的“大补丁”一出,意味着没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将不能上产权证,让通过“假结婚”来获取购房资格的想法成为空谈。

上海的《意见》中,和封堵假离婚一样引起关注的调控政策,还有对增值税的“2改5”,即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

分析认为,由于市场短期形成炒作氛围,买到新房后转让有差价,提高增值税征免年限可以提高炒作成本,这些组合拳可以降低投机买家的入市热情。

前后脚的时间,1月27日,杭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调控加码打击“打新热”。落户未满5年限购套数从2套降为1套,且房子赠与他人需满3年后才有购房资格;在限售方面,中签率低于10%的楼盘,产证满5年才可出售。

多个城市对楼市祭出的调控措施,除了上述这些“打补丁”式的政策升级,实质性的调控大招也逐渐浮出水面。

资金严格监管,以摁住楼市“虚火”

在住房金融端,1月29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严格审核首付款资金来源和偿债能力,对上海辖内商业银行就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住房信贷管理等工作提出要求。

1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信息,要求银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规性开展全面自查。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北京此次检查,充分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继续落实‘房住不炒’政策的导向,有很强的信号意义。结合此前上海发布的房贷新政,可以认为,近期房地产调控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现象。这也意味着银行系统和房管系统将更有力地打出‘组合拳’,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一线城市对严查楼市资金的风潮也刮向更多城市。2月3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下发通知,联合浙江银保监局等部门严打违规冻资行为。要求相关金融机构规范管理,确保冻资账户必须为购房家庭成员名下账户。“如发现存在不规范冻资行为的,企业将取消其摇号资格。”

广州则更为直接,继广州住建局严厉发声打击哄抬房价等违法行为后,广州四大行房贷利率1月27日全线涨价,广州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上调至5.2%和5.4%。

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一直是遏制楼市的关键。对于广州从房贷入手调控的主要原因,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去年广州房贷投放量大,楼市热度高,近期收紧房贷就是从额度、利率等方面给当地楼市降温。

“资金是此轮各地楼市调控的重中之重。”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本轮多城市升级调控,有利于抑制当下热点城市“虚火”,避免市场短期失控,“各地后续还应继续针对资金无序进入房地产进行约束,加强政策落地力度”。

楼市被泼“冷水”,会降温吗?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累计达60余次。具体而言,2月上旬各地房地产调控超过20次,1月累计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40次。

张大伟说,“过热”的楼市表现是此轮密集调控的市场原因。

“整个楼市的确出现了一轮比较典型的上涨,而且上涨主要出现在局部区域,以一二线城市为热点,特别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12月房价数据中,能够看到上海和深圳等出现了比之前明显涨幅放快的现象。”张大伟表示。

热点城市楼市持续明显的升温,就连刚刚过去的春节,“就地过年”背景下,一些热点城市在这一往常的楼市成交淡季迎来了开门红。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正月初三(2月14日)以后,北京每天都有超过100套二手房成交,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楼市活跃度明显提高。

不过,虽然一些城市楼市春节相比往年同期表现出“淡季不淡”,但业内普遍认为,调控政策泼了“冷水”后,1月份多地调控收紧政策的实际效果,已经在市场得到体现。

“近期调控政策主要着力于去除房地产市场投机的土壤,通过‘打补丁’等多种方式稳定市场价格预期,保障无房户的自住需求,精准打击投机性需求。”张波表示,一线城市的楼市热度出现降温,尤其是部分前期炒作严重的板块已经出现明显价格回调,二线热点城市则受春节假期影响明显,交易量出现一定下滑。

“2021年房地产市场政策主要以打击炒房为主,清理炒房渠道。”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也表示,春节期间,各城市调控效果明显,从贝壳新房带看认购指数看,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在春节期间新房项目带看、认购指数回落至2020年春节期间同等水平。

“可见调控后,市场出现观望情绪,市场热度有所回落。”潘浩表示,而春节后的楼市走向会如何,仍有待观察。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9分大败想起他了?湖人球迷高呼勒布朗!美网友让东里给老詹道歉

29分大败想起他了?湖人球迷高呼勒布朗!美网友让东里给老詹道歉

嘴炮体坛
2025-11-13 16:36:48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姑姑要求我承担她的晚年,每月五千,我笑着问她何时能还清感情债

涛哥讲堂
2025-11-12 10:15:48
中山通报:邓步沾被开除党籍

中山通报:邓步沾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14 09:35:07
快船总裁:医生说比尔的伤势像遭遇了车祸,这非常少见

快船总裁:医生说比尔的伤势像遭遇了车祸,这非常少见

懂球帝
2025-11-13 15:45:12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极目新闻
2025-11-13 18:05:15
英超杀星要回归了,曼联、热刺和切尔西谁会成为幸运儿?

英超杀星要回归了,曼联、热刺和切尔西谁会成为幸运儿?

篮球国度
2025-11-14 10:13:18
高清大图来了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高清大图来了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新京报
2025-11-14 11:15:13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纾瑶
2025-11-13 10:04:57
网红网红,性感性感

网红网红,性感性感

可乐谈情感
2025-11-13 14:09:26
对越反击战,为何我军只打了28天就着急撤军?越南人:得亏撤得早

对越反击战,为何我军只打了28天就着急撤军?越南人:得亏撤得早

鹤羽说个事
2025-10-27 14:06:15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面包夹知识
2025-11-14 00:13:50
重大信号!日本,真的怕了!

重大信号!日本,真的怕了!

大嘴说天下
2025-11-13 22:08:17
安世荷兰不给中国工厂晶圆!

安世荷兰不给中国工厂晶圆!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13 21:46:01
外媒:5架“枭龙”借阅兵掩护已交付阿塞拜疆,46亿美元真稳了!

外媒:5架“枭龙”借阅兵掩护已交付阿塞拜疆,46亿美元真稳了!

烽火观天下
2025-11-13 20:50:51
6个县交换5个县,山东省的6个县,为何划给了河北省?

6个县交换5个县,山东省的6个县,为何划给了河北省?

冰语历史
2025-11-14 01:14:17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阿胡
2025-11-01 12:20:33
张小斐瘦得胸都没有了,居然还有小肚子,可见减肥真的太难了!

张小斐瘦得胸都没有了,居然还有小肚子,可见减肥真的太难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3 13:26:39
彩票店老板谈“中奖1200万被骗光”:确有中奖但是否被骗不知,曾买新房|求真

彩票店老板谈“中奖1200万被骗光”:确有中奖但是否被骗不知,曾买新房|求真

红星新闻
2025-11-13 13:25:34
芋头大量上市,医生提醒:“3类人”最好不吃,吃芋头的禁忌要懂

芋头大量上市,医生提醒:“3类人”最好不吃,吃芋头的禁忌要懂

小茉莉美食记
2025-11-14 09:10:03
内讧实锤?皇马5大巨星不满阿隆索!贝林厄姆领衔

内讧实锤?皇马5大巨星不满阿隆索!贝林厄姆领衔

澜归序
2025-11-14 02:22:59
2025-11-14 12:03:00

头条要闻

男子花42万相亲次日闪婚 妻子1个月后失联:他是妈宝男

头条要闻

男子花42万相亲次日闪婚 妻子1个月后失联:他是妈宝男

财经要闻

前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4.7%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BJ40增程元境智行版上市 限时焕新价19.48万元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手机
旅游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数码要闻

AMD FSR重大更新Redstone终于来了!《使命召唤》中首秀:可惜只有一个功能

手机要闻

iPhone Pocket正式开售 夕夕平替版只要39.9

旅游要闻

海湾国家“一站式”旅行系统与统一旅游签证双双落地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