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楼市热度向二三线城市传导 各地调控持续加码

0
分享至

自2016年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后,“房住不炒”定位如今已深入人心。

但近几个月以来,楼市持续升温,热点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让不少民众疑问:有没有办法能遏制热点城市房价上涨?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楼市热度向二三线城市传导

近日,“合肥+35岁”成为热门话题。有网友表达了对于安徽合肥新房摇号资格“刚需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政策的困惑,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随后回应称,合肥市房产调控新政并未排除35周岁以上购房者的购房资格,对于35周岁以上具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可参加普通购房者摇号购房。

这其实起源于合肥4月6日发布的楼市新政,涵盖了学位制、热门区域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的“摇号+限售”等8个方面,其核心目的就是压制合肥上涨的房价。因为合肥这个二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连涨了10个月。

资料图: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纷纷加码调控,楼市热度有从一线城市向热点二线城市过渡迹象。”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表示。

“大城市房价高不可攀,不如转头去二线城市寻找‘巴适’的生活。”合肥正是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持续见涨的代表之一。

《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1年一季度)》显示,2021年3月,二线城市综合房价环比上涨2.5%,上涨速度比2月增加1.6个百分点,领跑各能级城市。其中,宁波、东莞、杭州、西安、大连等热点二线城市实现领涨。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二线城市降温难度较大,需要更多政策干预,预计二季度热点城市政策从紧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房价上涨压力增加,调控持续加码

过去4个月,超强的政策压力从一线城市开始,已经覆盖到重点二线城市。

据机构粗略统计,截至目前,从住建部、银保监会到各重点城市,年内限购、限价、限售(增值税)、限贷等各类房地产调控举措已经超过150次,各地政策核心聚焦在严查经营贷等违规资金流入、人才落户、土地供应、整顿中介等方面。

资料图:一处在建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同时,住建部今年以来已约谈、督导和调研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成都、西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无锡、南昌等13个城市楼市调控,相比以往的楼市调控,实属罕见。

梳理发现,这些城市基本都处于全国房价上涨的前列。如,3月份,北京、广州二手房价格涨幅再次领跑全国,环比涨幅均为1.4%;其次为徐州、杭州、上海,分别环比上涨1.3%、1.2%、1.1%;福州和广州新房房价涨幅则并列全国第一。

同时,住建部约谈范围“走大”也“走细”,从一线向二线乃至三四线城市扩大。监管重压,地方楼市调控已精准到区,如广州、上海、南通等城市提出“分区调控”“一区一策”。

除了加强对各地房价的监测,对有组织的炒房团进行严打也在进行,最近关注度颇高的便是“深房理被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深房理被查”,对各类购房投资群和小区业主炒房群的震慑也不言而喻。

遏制房价上涨,有没有好办法?

“从短期看,严肃购房纪律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是比较关键的地方;从中长期看,则要在土地方面积极供应,尤其是大城市,在土地总量供应和结构方面需要持续发力。”严跃进向中新网表示。

过去的十几年,随着房地产的火爆,卖地收入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进而成了许多城市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有些城市患上了严重的“土地依赖症”。

格隆汇勾股大数据显示,其统计的44个主要城市中,2020年高于100%的“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有20个,土地财政依赖度在50%-100%之间的主要城市有19个。

资料图:航拍海口西海岸房地产项目。骆云飞摄

“在过去数十年中,这些急剧膨胀的‘土地政策’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起原始资本。同时,这些卖地收入支撑了中国几百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守英认为。

“但是随着城市化速度下降以及‘以地谋发展’模式潜在的诸多问题不断累积,土地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将不再继续,新一轮的土地管理制度应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刘守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梳理显示,2021年以来,“双集中”土地供应制度已在多地落地,22城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土地调控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土地限价,防止“土地面粉”价格上涨带动“房屋面包”价格的上涨。

北京市住建委就披露,将构建“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将房价引导前置到土地出让环节。

“预计在金融政策和‘双集中’政策作用下,各地调控不断收紧,二季度房价总体将保持平稳,尤其是房价环比涨幅回落现象将更为普遍。”张波说。

在一些业内分析人士看来,4月份或成为楼市涨跌的重要节点。

“房地产调控工作没有松懈空间。当前全国房地产调控基调是明确的,对各地政府的要求也是明确的,即‘扛起房地产调控城市主体责任’。”严跃进认为,及时发现房地产市场升温苗头、及时出台调控政策,才能巩固既有调控成果,同时促进市场后续的稳定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首次访华就想搞下马威! 中国果断撤走仪仗队, 大国尊严不容践踏

首次访华就想搞下马威! 中国果断撤走仪仗队, 大国尊严不容践踏

雷姐谈娱乐
2023-02-19 01:16:30
全网心疼的“女儿700块爬泰山被父亲痛斥”,揭开多少家庭的不堪

全网心疼的“女儿700块爬泰山被父亲痛斥”,揭开多少家庭的不堪

关注聊体坛
2023-03-29 21:08:03
“想代替美元,不可能”?中俄已达成合作,别以为中国做不到

“想代替美元,不可能”?中俄已达成合作,别以为中国做不到

牛遍满市
2023-03-31 03:22:26
蔡英文专机飞向美国,解放军反制行动开始,白宫紧急呼吁保持克制

蔡英文专机飞向美国,解放军反制行动开始,白宫紧急呼吁保持克制

文昊破局
2023-03-30 17:10:53
1877年,印度,一名父亲正在保护自己的家人不被吃掉

1877年,印度,一名父亲正在保护自己的家人不被吃掉

晓安谈历史
2023-03-29 21:57:56
一个下午神反转!全网膜拜秒变全民公敌,孙国友不配为人

一个下午神反转!全网膜拜秒变全民公敌,孙国友不配为人

小青桔社会资讯
2023-03-31 03:14:02
汤镇业直言:刘德华出入永远都是地下停车场和货梯,他没有我自由

汤镇业直言:刘德华出入永远都是地下停车场和货梯,他没有我自由

大坤娱乐在线
2023-03-28 16:11:22
神秘“九一三”前夜3:“没有上级命令,下面谁敢动副统帅呀!”

神秘“九一三”前夜3:“没有上级命令,下面谁敢动副统帅呀!”

历史课班主任
2023-03-29 08:59:33
沈腾疑病到日本求医!近照脖子粗大病情严重,网传无法工作引担忧

沈腾疑病到日本求医!近照脖子粗大病情严重,网传无法工作引担忧

侃姐细谈
2023-03-30 11:35:18
80年代的手抄本《少女之心》事件

80年代的手抄本《少女之心》事件

人文收藏艺术大师
2023-03-28 23:33:03
一名男性按摩师的自述:客人都很放得开,我要守住底线

一名男性按摩师的自述:客人都很放得开,我要守住底线

故事盲盒
2023-02-16 17:00:02
揭秘地下男模:月入10W伺候富婆,不到三个月身体被掏空

揭秘地下男模:月入10W伺候富婆,不到三个月身体被掏空

夜色醉人故事集
2023-03-17 12:15:29
色贪“内鬼”祝均一:与高官共玩港星,挪用社保基金涉案280亿!

色贪“内鬼”祝均一:与高官共玩港星,挪用社保基金涉案280亿!

刘新谈社会
2023-03-31 03:18:26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环球网资讯
2023-03-30 15:43:35
安徽一政协副主席被调查,曾任组织部部长,考生应该“引以为戒”

安徽一政协副主席被调查,曾任组织部部长,考生应该“引以为戒”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3-30 22:28:47
“第一美女警花”的堕落始末,她的荒唐无度,远比我们知道的更卑劣

“第一美女警花”的堕落始末,她的荒唐无度,远比我们知道的更卑劣

今夜故事屋
2023-03-25 10:26:58
女大学生为钱与六旬男人多次发生关系,怀孕上位遭回怼:你情我愿

女大学生为钱与六旬男人多次发生关系,怀孕上位遭回怼:你情我愿

社会故事回忆录
2023-03-30 11:03:47
16国突然抛售美债,美财长耶伦急眼了,中国的机会来了

16国突然抛售美债,美财长耶伦急眼了,中国的机会来了

高看天下
2023-03-30 17:32:10
杨幂在访谈中直言:刘恺威除了年纪大成熟外,其实一点情调也没有

杨幂在访谈中直言:刘恺威除了年纪大成熟外,其实一点情调也没有

娱乐领头君
2023-03-28 09:28:36
马斯克为什么呼吁暂停AI训练?ChatGPT回答...媒体:他反对的只是OpenAI和GPT

马斯克为什么呼吁暂停AI训练?ChatGPT回答...媒体:他反对的只是OpenAI和GPT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9 23:58:02
2023-03-31 04:48:49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将征召14.7万人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将征召14.7万人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记者:拜仁今夏引援重点是中锋,目标有凯恩、奥斯梅恩、穆阿尼

娱乐要闻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科技要闻

尴尬了!法拉第未来发布会只展示了一个车身

汽车要闻

MG7上市售11.98万起 2.0T+9AT/零百加速6.5s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艺术
亲子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Intel官宣144核心全新至强!3、18A工艺呼啸而至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艺术要闻

“佐临奖”四年后再颁奖,徐峥现场提议增加新奖项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军事要闻

韩国KF-21战斗机空中投放导弹、机炮开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