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2021年楼市调控超650次创历史纪录 2022房价怎么走?

0
分享至

刚刚过去的2021年楼市表现如何?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楼市调控高达651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比涨幅高达33%。专家分析称,2021年房地产整体调控政策表现为上半年收紧,下半年市场下调后逐渐出台稳定调控的政策。

2021楼市调控次数创新高

2021年楼市调控超650次创历史纪录 2022房价怎么走?

资料图中新经纬摄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信贷政策的稳定,2021年各地房地产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最典型的政策内容是人才补贴、购房补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包括桂林、晋江、呼和浩特、荆门、衡阳、开封、南宁、保定等在内的近25个城市都拿出了“真金白银”,以期提振房地产市场。

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去年12月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65次,是最近几个月以来的政策次数高点。

整体来看,2021年高达651次同比上涨幅度高达33%(2020年累计调控489次),同时刷新历史纪录,平均每月调控次数高达54次。

专家:释放多重信号

2021年房地产调控超过650次,创历史新高,释放什么信号?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指出——信号一:2021年11月-12月以来,房地产政策整体出现转向,政策暖风频吹,特别是央行及地方维持房地产稳定政策不断出现,限制市场非理性下调的政策也持续出台。去年12月,各地房地产政策宽松明显,超过25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补贴购房政策,主要集中在人才补贴、新城市居民落户购房补贴等。

信号二:政策底部出现,信贷回归正常。中央强调“房住不炒”和“三稳”目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整体看,市场房贷逐渐向稳定方向发展。

信号三:目前看,信贷积压城市明显缓解,随着影响最近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因素房贷逐渐缓和,市场在2022年一季度有望逐渐企稳。一二线城市将会率先走出低迷。

信号四:202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上半年收紧为主,下半年市场下调后逐渐出台稳定调控政策。2021年全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深度调整的转变。

信号五:2022年中国房地产调控将坚持“房住不炒”,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022房价预测:整体有望维稳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房地产企业间的项目并购是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实现出清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

易居研究院分析称,2021年下半年以来,楼市地市进入下降通道,预计2022年商品房销售市场继续低迷,虽然货币政策将会有一定的放松,但房企经营困难仍难以有效缓解,销售端的压力传导至投资端,房企拿地信心难恢复,“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将继续实施,预计土地成交面积将会继续下降,但跌幅会有所收窄;土地成交均价涨幅回落;溢价率保持历史低位,地市将会继续降温。

信贷方面,张大伟认为,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张主要靠的是快周转战略+高杠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应该是继续降低企业的杠杆,提高预售资金监管保证开发商稳定建设,整体市场平稳,信贷不会过于紧张,也不会再现宽松。

房价方面,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预计,2022年全国整体房价或将在一季度止跌企稳,这主要是基于新房市场降温已有半年之久,随着中央信贷政策略有松动维稳市场,整体行业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加之部分地方政府出台“限跌令”,房企因资金流问题大幅打折的高潮期已过,2022年房价整体有望维稳,下半年或将保持小幅回升行情。

具体而言,一线城市房价将维持现有高位,主要是基于居民充裕购买力支撑;二线城市整体房价持稳,局部城市房价或有补涨。三四线城市下行压力依旧巨大。二手房市场整体房价“坚挺”程度不如一手房,尤其是多地出台二手房指导价,也将影响市场预期,进而影响二手房价格。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董湘依)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海南岛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怎样理解全岛封关?

海南岛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怎样理解全岛封关?

萝妹看社会
2023-03-30 06:39:10
 多人眼中“跪地求水”的孙国友:“败家子”“套路追爱男”“自私父亲”

多人眼中“跪地求水”的孙国友:“败家子”“套路追爱男”“自私父亲”

上游新闻
2023-03-30 12:44:06
孙国友种树没赚一分钱?网友辟谣:他是抖音网红,靠打赏种树方式盈利

孙国友种树没赚一分钱?网友辟谣:他是抖音网红,靠打赏种树方式盈利

不掉线电波
2023-03-30 17:40:43
多地发文为干部“撑腰”,为何如此“默契”?

多地发文为干部“撑腰”,为何如此“默契”?

南方Plus
2023-03-30 14:02:46
美国恨透了北斗,为何不敢将之直接击毁?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美国恨透了北斗,为何不敢将之直接击毁?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真猫爷的渔场
2023-03-29 20:27:33
美将军:中美俄想要世界和平,那么必须让美国在其中,保持最强

美将军:中美俄想要世界和平,那么必须让美国在其中,保持最强

宇宙v空间
2023-03-30 20:36:31
假如八国联军再来,你会选择上战场吗?

假如八国联军再来,你会选择上战场吗?

闲话社语
2023-03-30 20:21:27
俄空降突击营指挥官在家中枪身亡 俄方:抑郁自杀 乌方罕见发声:我们杀的

俄空降突击营指挥官在家中枪身亡 俄方:抑郁自杀 乌方罕见发声:我们杀的

红星新闻
2023-03-30 19:35:32
摊上大事了,央媒和检察系统都出手了!表面缺水,实则“水”太深

摊上大事了,央媒和检察系统都出手了!表面缺水,实则“水”太深

地瓜音乐大咖
2023-03-30 20:44:15
世间最接近完美的血液-鹿血

世间最接近完美的血液-鹿血

巧天然
2023-03-30 17:17:41
我,深圳国际学校辞职,当“高端家教”,三观已被颠覆!

我,深圳国际学校辞职,当“高端家教”,三观已被颠覆!

INSIGHT视界
2023-03-30 22:41:03
真相大白!孙继海范志毅失联悬念揭晓,名记爆料:3人潜逃出境

真相大白!孙继海范志毅失联悬念揭晓,名记爆料:3人潜逃出境

曹说体育
2023-03-30 19:24:35
95年河南18岁女孩相识40岁大叔,分别后苦寻24年:你到底去了哪里?

95年河南18岁女孩相识40岁大叔,分别后苦寻24年:你到底去了哪里?

社会奇闻君
2023-03-28 20:46:50
四川少女被关窑洞15年,供亲兄弟消遣玩乐,4年生下一儿一女

四川少女被关窑洞15年,供亲兄弟消遣玩乐,4年生下一儿一女

天二萌宠社区
2023-03-30 19:42:08
很奇怪,谁都知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总有人宣传我们远超发达国家

很奇怪,谁都知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总有人宣传我们远超发达国家

探梦寻疑
2023-03-30 15:21:38
讣告!于3月24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讣告!于3月24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大美甘肃
2023-03-30 20:43:05
18厘米并不长,但真的很痛!

18厘米并不长,但真的很痛!

茉白慢慢
2023-03-30 21:12:31
国际奥委会官方:切阳什姐获得2012奥运会20公里竞走金牌

国际奥委会官方:切阳什姐获得2012奥运会20公里竞走金牌

直播吧
2023-03-30 22:16:06
3.5万亿美元的雷即将引爆?9天后,市场或迎接全球最大胆宽松货币实验的终结

3.5万亿美元的雷即将引爆?9天后,市场或迎接全球最大胆宽松货币实验的终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30 15:49:26
这7类蔬菜自带“毒素”,吃前必须焯水!有1种现在正当季!

这7类蔬菜自带“毒素”,吃前必须焯水!有1种现在正当季!

科普中国
2023-03-30 15:41:54
2023-03-31 05:04:49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将征召14.7万人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将征召14.7万人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记者:拜仁今夏引援重点是中锋,目标有凯恩、奥斯梅恩、穆阿尼

娱乐要闻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科技要闻

尴尬了!法拉第未来发布会只展示了一个车身

汽车要闻

MG7上市售11.98万起 2.0T+9AT/零百加速6.5s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佐临奖”四年后再颁奖,徐峥现场提议增加新奖项

旅游要闻

新疆阿克苏值得推荐的十个旅游景点

数码要闻

Intel官宣144核心全新至强!3、18A工艺呼啸而至

公开课

菜市场里最脏的5种鱼,摊主都不吃

军事要闻

韩国KF-21战斗机空中投放导弹、机炮开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