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今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0
分享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前两个月的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回升,请您帮我们介绍一下主要特点。另外,如何评价1-2月份整体经济表现?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了阵阵的暖意。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加大,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工业生产和投资消费增长加快,进出口增势良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积极变化明显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回升。工业生产加快。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投资明显回升。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市场销售继续改善。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5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物价看,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从就业看,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低于5.5%以内的预期目标。从国际收支看,1-2月份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6.3%,2月末外汇储备32138亿美元,继续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三是创新驱动态势明显。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7%,明显快于整体制造业生产和投资增速。智能低碳产品增势良好。1-2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0.5%、29.6%、26.4%。新业态新模式增长较快。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2%。

  四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继续加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0.9%,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信息服务业较快增长。1-2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6.3%,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生产指数,这是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升级类消费增势较好。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1.1%。

  五是高水平开放继续显效。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3%,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长18.3%。我国进出口较快增长,不仅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有力拉动了世界经济复苏。贸易结构不断优化。1-2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达到63.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到48.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六是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基本生活消费品产销较快增长。1-2月份,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9%、10.7%和11.4%。食品价格同比下降。粮油食品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2月份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民生投入持续加大。1-2月份,教育、卫生民生领域的投资分别增长19.8%和29.3%,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综合来看,在宏观政策发力和市场主体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势头向好,为今年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恢复仍不均衡,部分地区散发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行业企业地区有所分化,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仍然较大,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仍比较突出,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后期走势仍待观察。下阶段,要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行稳致远。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最近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比如深圳面临着封城的情况。考虑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恢复?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近期,多地出现了散发疫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有所趋紧,客观上会对当地经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全国来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还是总体稳定的,经济运行保持了基本平稳。从近两年我国疫情防控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能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得到控制。当然,因为疫情的变化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下阶段对经济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比较明显,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还有很多有利条件。下阶段,要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部署,继续科学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前段时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业纾困政策。请问,这些措施对于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消费将产生哪些效果?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主要关心服务业的发展。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今年1-2月份服务业运行情况。

  在春节消费带动和支持服务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1-2月份,服务业生产稳中有升,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上年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服务业有所回升,一是春节和冬奥消费带动了相关服务业需求的释放,批零和住餐行业的恢复有所加快。1-2月份,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比上年12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上年12月份同比是持平的,所以增速也是明显回升。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和疫情条件下线上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增长。1-2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6.3%,比上年12月份加快4.9个百分点。三是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下,房地产下行态势有所减缓。1-2月份,房地产行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年12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如果与上年全年两年平均增速相比,1-2月份服务业增速还是有所放缓的,服务业增长也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表明服务业仍在恢复之中。

  当前,疫情对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的制约仍然比较明显,文化旅游、交通客运、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仍然比较困难。近期,多地疫情散发对相关服务业的不利影响也可能会加大。下一步,还是要落实好对服务业困难行业的支持政策,促进困难行业的纾困发展,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拓展新型服务消费,促进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CNBC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消费。春节和春节后的消费回升情况如何?刚才您提到奥运消费,有没有更具体的数据?消费品企业因为成本增加、需求减弱会不会提高价格?二是,最近数据显示城镇化增速是自1996年以来最低的,这说明乡村和城市就业情况如何?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主要关心的一是消费情况,二是与消费相关的消费价格,三是关于就业的变化。

  今年以来,市场销售在春节消费和冬奥因素带动下明显改善,增速出现了回升。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了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之后的实际增长来看,增长了4.9%,比上年12月份也明显回升。社会消费品市场回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春节和冬奥消费的带动比较明显。上年同期,受到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影响,长距离出行大幅度减少,今年虽然部分地方还存在散发疫情,但是疫情防控整体上更加精准,从1-2月份情况来看,长途出行还是明显增加的。无论是铁路客运量,还是民航客运量,比去年同期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加之冬奥期间冰雪产品的销售明显增加,都带动了商品零售和餐饮业的增长。从数据上来看,1-2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5%,比去年12月份加快了4.2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9%,而上年12月份同比下降2.2%,仅餐饮收入增长加快拉高社零总额增速比去年12月份高1个百分点左右。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滑雪运动装备和冰上运动类商品销售也是成倍增长,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是“一墩难求”。

  二是大宗商品销售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加快。疫情条件下,居民短途自驾出行需求增加,汽车消费需求是在扩大的。同时,前期汽车“缺芯”情况在缓解,汽车供应也在增加。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汽车销售增长回升。1-2月份,限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9%,而去年12月份下降7.4%。油价上涨也助推了相关油品销售的增加。1-2月份限上单位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6%。由于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拉高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12月份加快2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升级类商品销售也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了市场销售增加。1-2月份,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9.5%和12.7%。

  三是网上零售助力作用比较明显。今年“网上年货节”促销活动力度比较大,也带动了相关销售的增长。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比12月份明显加快。

  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韧性足的特点比较明显,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改善,以及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态势有望延续。但是也要看到,近期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对相关地区消费制约可能会增大,消费恢复基础仍不牢。下阶段,要落实好扩内需政策,促进消费平稳健康发展。

  从价格来看,1-2月份市场供应总体是充足的。居民消费价格,1-2月份同比上涨0.9%,2月份当月也上涨0.9%,保持温和上涨。

  还有一个问题提到城镇化。去年我国城镇化率是64.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和过去相比,城镇化增速有所放缓。应该说,这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过去由于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发展较快,现在正由快速城镇化逐步转向平稳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经验来看,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在城镇化发展变化过程中,城镇就业持续增加。2021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为62.7%,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逐步发展,城镇就业岗位逐步增加,仍然会带动就业岗位的扩大。总的来看,城镇就业仍然会继续增加。谢谢。

  路透社记者:

  从现在1-2月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您觉得一季度经济增速能够见底吗?另外,乌克兰危机对咱们的经济会带来哪些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包括物价和外需。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一是关心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二是关于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1-2月份主要数据情况来看,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出现明显回升,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向好的势头。但确实要看到,目前的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从国内来看,经济仍然处在恢复之中,恢复不均衡的情况还是存在的。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上游价格的上涨幅度还是比较高,对中下游企业压力比较大,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还比较突出。

  总的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仍将延续。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稳增长力度,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工业增长,都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一季度,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您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俄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从直接影响来看,俄罗斯、乌克兰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当中的占比较小,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当然,由于地缘政治的变化,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国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可能会增加。尽管面临这些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保障国内能源供给方面还有很多有利条件。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力度,国内能源供给稳步增加。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来看,1-2月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3%,发电量增长4%,比去年12月份均明显改善。这些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

  下阶段,随着各地持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对经济运行的保障力度,外部不利影响能够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1-2月份工业生产形势有所好转。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认为接下来这种向好的态势能否持续?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三季度受到疫情、汛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工业生产面临了一定压力。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市场保供稳价的力度加大,工业生产逐步回升,今年1-2月份也是延续了这种回升势头。从今年来看,在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作用下,工业生产在加快,1-2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从增长面来看,41个大类行业当中超过九成行业是增长的,有八成行业增速比去年12月份加快。工业生产加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能源要素的供给保障得到加强,工业恢复的内生动力增强。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回升态势,能源供给偏紧的状况在保供稳价措施的作用下得到了缓解。刚才我也谈到了,1-2月份原煤生产增长10.3%,发电量增长4%,这些都有利于工业稳定运行。

  二是各地加大了稳增长力度,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加之市场需求改善带动了工业增长加快。工业升级发展的态势明显。1-2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明显快于全部工业。同时,一些重点行业的生产也在改善。1-2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比去年12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7%,重点行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三是工业出口比较强劲。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整体上仍然在复苏,带动了工业出口增长。去年全年出口增长在20%以上,是一个比较高的基数。尽管基础较高,今年1-2月份出口仍增长13.6%。从工业出口交货值来看,1-2月份增长16.9%,拉动规上工业增速比去年12月份的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

  四是春节假日消费带动比较明显。今年春节期间长途出行明显增加,铁路和民航客运量都保持两位数增长,春节消费和冬奥消费带动增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去年12月份加快5.8个百分点。其中,烟酒行业的生产明显加快,烟酒行业增长加快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比去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态势比较好,但这主要是从规上工业情况来看,规下工业生产还存在一定的压力。在制造业PMI当中,小型企业PMI连续多个月处于较低的景气区间,在一定程度上会拉低整体工业增长增速,对工业增长我们还要保持一份清醒。同时还要看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企业成本压力还比较大,上游行业的价格涨幅还比较高,对中下游行业、小微企业的经营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着堵点卡点,部分地方出现的散发疫情也会影响工业增长。

  下阶段,还是要落实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融资支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创新税收优惠,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在工业生产和零售都增长的情况下,失业率仍然升至5.5%?第二,关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在今年1-2月,房地产销售量降低了4.9%,这对于去年全年11%的降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降幅。您认为这一趋势在全年是否还会持续?您认为今年房地产方面的投资、购买和销售是否还会有所改善?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的问题是,在生产需求改善的同时,城镇调查失业率为什么有所上升?这主要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中国在春节后换工作的比较多,从历史来看,每年1-2月份,特别是2月份,都会出现季节性上升。随着换岗人员工作逐步稳定,失业率3月份后会逐步回落。

  从调查失业率总体情况来看,就业形势还是保持了总体稳定。从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情况来看,2月份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4.8%,比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表明就业形势稳的态势是没有改变的。从青年人的情况来看,2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是15.3%,与上月持平。其中,20-24岁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失业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说明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是得到改善的。这是关于您谈到的生产需求变化和就业情况的关系。总的看,在经济形势改善的同时就业还是保持了总体稳定。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问题,关于房地产的。大家一直都比较关心房地产业的发展。去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定的下行态势。但是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出现了积极变化。前面我也谈到了,房地产下行态势得到了减缓。从房地产行业生产指数来看,1-2月份房地产行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但降幅在收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坚持房住不炒,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构建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房地产发展“租购并举”,进一步满足商品房市场正常需求,我们相信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今年前两个月,PPI涨幅继续维持在高位运行区间,与CPI持续形成倒挂。请问,如何看待PPI持续高位运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此外,俄乌冲突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否还会进一步推高PPI?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主要是关心生产价格的变化。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同比涨幅回落的态势,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加大保供稳价力度,特别是增加能源相关产品生产,促进了价格稳定。2月份,PPI同比上涨8.8%,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上月是下降0.2%。

  从主要特点来看:一是煤炭价格同比涨幅回落。受煤炭增产保供政策作用,煤炭生产较快增长,价格涨幅回落。2月份,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5.4%,虽然还是在高位,但是比上个月回落5.9个百分点,环比也在下降。二是石油和有色金属价格的涨幅有所扩大,主要是受到国际能源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2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上涨41.9%,涨幅比上个月扩大3.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价格上涨20.4%,扩大0.6个百分点。三是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总体平稳。尽管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有所变化,但是我们看到下游的生活资料价格涨幅还是平稳的,国内市场供应特别是消费品相关供应比较充足,2月份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虽然PPI总体上仍然处在高位,但是涨幅回落。确实,上游行业价格涨幅还是比较高,对中下游行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恢复。从走势上来看,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总的来看,工业品价格延续同比涨幅回落的态势可能性比较大。一方面,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严峻,特别是俄乌军事冲突、地缘政治紧张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对国内生产输入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国内保供稳价措施仍然还会继续显效,上游行业生产供给仍然会增加,有利于价格趋稳。

  下阶段,面对困难局面,还是要继续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多措并举增加市场供给,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尤其是中下游行业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近日前两个月外贸数据公布,外贸迎来“开门稳”,进出口仍然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请问,支撑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预判今年全年的外贸走势?对比去年,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否会减弱?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韧性持续显现,去年我国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在高基数基础上,今年的1-2月份进出口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增长13.6%,进口增长12.9%,贸易顺差同比扩大。推动贸易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生产供给稳定优势明显。从全球来看,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做得还是比较好的。生产秩序比较稳定,尤其是我国工业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优势明显,企业在疫情条件下,适应外部需求变化能力强,有利于支撑出口增长。

  二是世界经济尽管受到国际大宗商品涨价等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但总的来看,世界经济恢复态势没有改变。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仍然会有一定的影响,世界经济循环还存在不畅的问题。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没有改变,对中国的产品需求仍然在扩大。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3.6%,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到50.8%,重回到扩张区间。这些对我国出口仍然会有一定的拉动。

  三是稳外贸政策还会持续显效。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自贸区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助力外贸持续增长。

  四是国内经济恢复有利于带动进口增加。我国注重扩大贸易伙伴合作,满足国内生产、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进口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下阶段,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不会改变,全球合作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也不会改变,我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

  从今年1-2月份的经济表现来看,全年5.5%左右的增速目标实现起来是否困难?下一阶段的工作有哪些重点领域是需要发力的?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年增长目标是5.5%左右。首先,5.5%应该说是个不低的增速,去年我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去年我国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经济总量。从全球主要经济体来看,5.5%的增速也是一个不低的增速;从历史上来看,其他国家处在我国相近发展阶段时,5.5%也是一个较高的增速。从我们现在面临的条件来看,5.5%的增速不低。第二,实现5.5%的经济增长也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比较明显,近两年受到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发展还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下阶段,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也将有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从1-2月份指标变化情况来看,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实现全年5.5%增长目标的信心。

  当然,对于问题和困难,我们还是要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要实现全年5.5%左右的目标仍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当前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外部不确定性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国内输入性影响加大;国内经济恢复也面临不少困难,上游价格上涨对中下游行业、小微企业影响还比较大。下阶段,还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请问,如何评价今年1-2月份16-24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年轻人就业困难是否在数据中有所体现?如何理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您主要关心的是年轻人就业情况。在前面问题的回答中,我已经谈到了年轻人的就业情况。1-2月份青年人就业状况还是有所改善的,2月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是15.3%,与上月持平。其中,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失业率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状况得到改善。但确实要看到,与历史相比,总体来看大学生失业率还处于较高水平。下阶段,促进青年人就业持续改善还是有不少有利条件:

  第一,经济在持续恢复。1-2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增长在加快,有利于带动就业需求扩大,有利于就业稳定。

  第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青年人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选择。近年来,网上零售、直播带货、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新就业岗位的增加。同时,政府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就业扩大。

  第三,就业优先政策仍然会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助企稳岗保就业政策,加大企业帮扶,实施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加大对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和就业服务,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保障就业基本盘。

  当然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矛盾还存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总量创历史新高。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技能人才短缺,大龄低技能人才求职难,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并存。要按照中央要求,继续落实好相关政策,持续稳定经济,促进经济恢复,同时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优化相关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平稳发展。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1-2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是两位数,出现了明显增速加快的情况。请问,您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随着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落地,下阶段投资是不是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1-2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中,投资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变化。今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增速也是明显回升。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投资回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稳增长稳投资的政策发力。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资金等要素保障,效果不断显现。去年四季度,已经发行了1.2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主要对投资拉动可能会落在今年。又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46万亿元。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资金同比增长33.9%,有力支持相关投资。大项目投资增长明显,1-2月份计划总投资在亿元及以上的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5.8%,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接近60%。1-2月份新开工项目完成的投资超过60%。

  二是积极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各地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制造业投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多个地方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大项目陆续开工。同时,随着制造业稳步恢复,装备和高技术产业的市场需求扩大,支撑了制造业投资加快。1-2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9%,比2021年加快7.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7%,比上年全年加快2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34%,比上年全年加快18.1个百分点。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加快。1-2月份,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27.2%,比上年全年加快13.6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领域投资加大。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和民生领域投资潜力仍然巨大,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推动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等投资建设。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比上年加快7.7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信息传输业方面的投资分别增长22.5%和15.2%。同时,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的力度持续加大。1-2月份,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19.8%和29.3%。

  这些情况表明,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在投资快速回升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提高投资效率,既要有利于当前的稳增长,更要惠及长远,防止无效和低效投资。

  下阶段,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撬动社会投资,鼓励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结构,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轻人为什么不再看新闻联播了?

年轻人为什么不再看新闻联播了?

明理大先生
2023-10-03 22:58:16
枢密院十号:共和党罢免议长,民主党吃瓜看戏

枢密院十号:共和党罢免议长,民主党吃瓜看戏

环球网资讯
2023-10-04 13:26:40
连线曼谷枪击案中国亲历者:与亲友厕所遇袭,原计划凌晨回国

连线曼谷枪击案中国亲历者:与亲友厕所遇袭,原计划凌晨回国

南方都市报
2023-10-04 10:56:09
难怪陈芋汐不甘心!看看全红婵感谢的幕后功臣,若没此人胜负未知

难怪陈芋汐不甘心!看看全红婵感谢的幕后功臣,若没此人胜负未知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3-10-04 15:25:13
特大利空!美股暴跌,港股暴跌!人民币大跌,只有美元大涨

特大利空!美股暴跌,港股暴跌!人民币大跌,只有美元大涨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3-10-04 08:23:55
湖南一接亲车辆与卡车相撞,新人当场身亡?当地镇政府:事故现场有伤亡,但具体情况待核实

湖南一接亲车辆与卡车相撞,新人当场身亡?当地镇政府:事故现场有伤亡,但具体情况待核实

红星新闻
2023-10-03 19:00:24
台岛大选再出巨变,侯友宜或将退选,不到24小时民进党创始人出山

台岛大选再出巨变,侯友宜或将退选,不到24小时民进党创始人出山

郭梦
2023-10-04 13:15:22
苏州日资巨头走了,留下的是业界的尊重与泪水

苏州日资巨头走了,留下的是业界的尊重与泪水

ConfusionMax
2023-10-04 11:08:25
重磅消息,继许家印暴雷事件之后,连锁反应,又有人自杀!

重磅消息,继许家印暴雷事件之后,连锁反应,又有人自杀!

全澜姣说泡影
2023-10-04 13:56:39
中叙一家亲!叙利亚总统夫妇回国时,为何选择将子女全部留在中国

中叙一家亲!叙利亚总统夫妇回国时,为何选择将子女全部留在中国

史无戏言
2023-10-04 11:43:37
婚车6死案反转!行车记录仪曝真相:新人叠坐副驾,同框照显阴森

婚车6死案反转!行车记录仪曝真相:新人叠坐副驾,同框照显阴森

baby故事社
2023-10-04 15:11:37
英国官办大烟馆开张,这是国庆最好献礼,也预示中西方斗争更激烈

英国官办大烟馆开张,这是国庆最好献礼,也预示中西方斗争更激烈

小兵聊社会
2023-10-04 10:54:57
火上浇油!疯马秀官方凌晨回应网友:期待有一天能迎来Angelababy

火上浇油!疯马秀官方凌晨回应网友:期待有一天能迎来Angelababy

文艺圈娱乐号
2023-10-04 16:29:11
张帅误判退赛女主道歉:无意冒犯任何人,不该在比赛结束后庆祝

张帅误判退赛女主道歉:无意冒犯任何人,不该在比赛结束后庆祝

ALL体育
2023-07-21 05:58:14
美媒集体欢呼:华为Mate60卫星通话造假!中国卫通与华为已声明

美媒集体欢呼:华为Mate60卫星通话造假!中国卫通与华为已声明

次元君情感
2023-10-04 08:49:05
女子当众脱裤回应挑衅,指着自己下体嘲讽醉酒男子:有本事征服我

女子当众脱裤回应挑衅,指着自己下体嘲讽醉酒男子:有本事征服我

培大看众生
2023-10-03 12:40:12
麦卡锡成美国史上首位被免众议长,特朗普为何也生气|新京报专栏

麦卡锡成美国史上首位被免众议长,特朗普为何也生气|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2023-10-04 16:10:09
自己吃不饱饭还要援助阿尔巴尼亚,耿飚请求停止,李先念:你胆大

自己吃不饱饭还要援助阿尔巴尼亚,耿飚请求停止,李先念:你胆大

鹿城小客
2023-10-03 10:26:32
曝高速拥堵女子当众小解,被拍后表情放松对镜挥手,男网友:理解

曝高速拥堵女子当众小解,被拍后表情放松对镜挥手,男网友:理解

靓宁唠唠嗑
2023-10-04 11:41:40
斯蒂芬·佩里:美国像“疯了”一样,想知道华为如何造出来(新芯片)的

斯蒂芬·佩里:美国像“疯了”一样,想知道华为如何造出来(新芯片)的

环球网资讯
2023-10-04 09:44:36
2023-10-04 17:32:49

头条要闻

共和党"内战"罢免麦卡锡 民主党全投赞成票"吃瓜看戏"

头条要闻

共和党"内战"罢免麦卡锡 民主党全投赞成票"吃瓜看戏"

财经要闻

哈尔滨组团到南京卖房 成交量……

体育要闻

国足史上最为耻辱的仇,让中国香港报了!

娱乐要闻

黄晓明回青岛老家过节聚餐照曝光

科技要闻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让人类观察微观达到极致

汽车要闻

雷克萨斯将发布全新纯电概念车 东京车展首次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本地
手机
健康

教育要闻

安徽大学2024届保研数据,保送研究生827人,计算机专业保研24人

艺术要闻

松美术馆毛焰同名个展“毛焰” 穿引肖像中诗意的密度

本地新闻

Lisa参演的疯马秀,究竟有多疯?

手机要闻

OPPO Find N3真机疑似曝光,外观大改,苹果抛弃的功能被它用上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