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打造交通强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青岛交通未来30年规划来了》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提升一座城市发展能级的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
7月20日,青岛正式出台《青岛市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和《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这是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青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擎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
那么,“双方案”之间有什么关系?
201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强国纲要》是指导交通事业发展的“总战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是落实总战略,指导全国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的“总规划”。而此次出台的“双方案”,就是对“双纲要”在青岛的落地化和具体化的过程。
可以说,《交通强市实施方案》主要着眼于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总体部署;《国际枢纽实施方案》主要侧重于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赋予青岛的定位、使命和任务。
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建设交通强市的重要内容,交通强市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贯彻落实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的“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打造“六个城市”之一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有力支撑。
在中央的“双纲要”中,青岛成功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岛国际交往能力、交通建设成就、资源配置能力、经济承载潜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对未来青岛进一步提升城市全球影响力的期待和要求。
交通强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青岛来说,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是推动自身发展与服务国家大局的双重需要。
2019年10月,交通运输部启动了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到2020年12月,交通运输部共批准三批共67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其中,第三批34家试点单位,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位列其中。
此次出台的《青岛市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指出定位目标,青岛要建立“1+7+N”交通强市实施体系。围绕建设交通强市1个总目标;实施枢纽网络、现代物流、城市出行、交通科技、绿色发展、安全保障、行业治理等7个主要任务。加快轨道交通产业、多式联运服务、智慧交通建设等N个交通试点建设。
如果说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那么青岛则要当好交通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
枢纽网络方面,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海空两港,提升铁路枢纽能级,巩固公路枢纽地位,实现综合交通网络立体互联。
现代物流方面,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高效物流体系,完善集约集聚物流枢纽布局,构建绿色高效的城乡配送体系,实现多式联运畅通陆海。
城市出行方面,通过完善道路网络、慢行环境和停车设施,构建多元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打造幸福宜居的公交都市。
交通科技方面,完善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加快交通运输装备技术升级,打造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枢纽、智慧交管、智慧出行,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深度融合。
绿色发展方面,以“双碳”目标驱动转型,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强化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安全保障方面,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增强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筑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
行业治理方面,深化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改革,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港口等重点领域标准修订的国际化参与进程,争创“青岛标准”。
《交通强市实施方案》中指出:近期至2025年,基本实现“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完善国际运输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远期至2035年,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远景至2050年,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和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青岛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进一步提升了青岛在全国综合交通网布局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价值。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启动《国际枢纽实施方案》研究工作,目前,青岛是全国首个出台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的城市。
那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什么建、怎么建、建什么?
青岛给出答案:将打造“4个中心”,即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海转运中心、山东半岛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中心,当好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路先锋”,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统筹国际开放与国内辐射、设施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枢纽发展与产业城镇协同,适度超前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对此,青岛提出了五大发展任务:
——在门户枢纽方面,加快提升海空双港整体能级,强化国际服务水平及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发挥青岛在胶东经济圈、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培育国际化枢纽集群,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培育现代化机场群。
——在区域辐射方面,发挥沿黄流域陆海内外联动和沿海对外开放区域优势,对接国家、区域主动脉,完善“三主三辅”的运输大通道(三主: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路径一、京藏走廊路径二、京哈走廊支线一。三辅:鲁中通道、鲁南通道、沿海通道),进一步拓展内陆腹地;优化主要枢纽港站集疏运体系、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支撑全域统筹发展。
——在综合服务方面,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化发展,实现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创新枢纽港站开发模式,打造协同高效的客货运输网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在枢纽经济方面,打造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培育邮轮经济产业链及临站经济新业态,推动高端航运要素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为枢纽建设赋能提效,实施绿色低碳枢纽发展新模式,加强人文枢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结合“两个方案”所确定的建设任务,青岛进一步细化形成了38个在建、25个新开、28个前期、124个储备的项目,同时,超前谋划了一批战略储备项目:基于北斗导航的自由流高速收费体系、高铁物流发展模式、无人驾驶试验段(区)建设、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建设、无人配送创新发展模式、高速磁浮试验线工程、青岛至临沂高速公路工程、高铁快运基地工程、城市立体物流体系工程、自主航行船舶研发及应用工程等。
青岛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两年前期、一年计划的梯次推进格局,确保实现到2035年构建起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双方案”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青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加紧推进落地落实,积极抢抓新一轮国家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结合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系统推进一批交通重大项目建设。
未来30年,青岛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性布局已规划好,号角已经吹响,一个面向未来、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青岛交通,值得期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